黃淮網(徐仕評 費堅真) 1月13日,徐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改革攻堅年”優化營商環境十佳案例。徐州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工作入圍。
就在不久前,作為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徐州中礦大傳動與自動化有限公司在即將參加北京重大展會前夕,企業對參展產品及相關技術進行知識產權風險排查,希望在展會舉辦前取得該專利授權,以便發生知識產權糾紛時能夠及時舉證。中國(徐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悉后,幫助企業快速獲得產品專利授權,打破普通方式至少一年半才能授權的困境。
知識產權有保障 營商環境更安全
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只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才能真正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2019年國務院公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強調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國家推動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主體維權服務平臺,為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便捷的維權服務。
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是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有力支撐。為營造良好創新創業和營商環境,國家知識產權局支持地方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有效促進專利質量提升,實現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發揮知識產權保護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重要支撐和促進作用。各地爭相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僅2021年就批復了17家。目前,全國已有57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分布在26個省(區、市),其中16家“省級”保護中心,41家“市級”保護中心,覆蓋智能制造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等三十多個產業。
徐州積極申報并用四個月的時間建成中國(徐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面向全市的優勢產業(智能制造裝備),為轄區內企事業單位提供專利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協同保護、專利預警、導航運營等知識產權“六位一體”綜合服務,切實解決了知識產權維權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服務。
創新改革有行動 營商環境更舒心
中國(徐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聚焦公眾辦事體驗,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打造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新模式,為社會公眾和創新主體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知識產權服務,讓群眾少跑腿、多辦事,激活了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為適應不同市場主體的特色服務需求,加快改革創新,實現了三個擴展:
受理業務從專利到商標的多門類拓展;
服務范圍從快速審查到維權援助和專利運營的全鏈條拓展;
服務載體從線下窗口到線上互聯網的全領域拓展,提供便捷、高效、暢通的知識產權多元服務體驗。
線上
線上開發徐州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平臺,主要分為“云窗口”“云交易”“云保護”“云管理”和“云服務” 五大板塊,同時支持電腦端和移動端,通過登錄網址(www.xzippc.cn)手機掃描小程序二維碼進入該平臺,可使用知識產權信息檢索、企業備案、專利預審、商標在線申請、維權援助、交易展示、市級項目申報、導航預警以及在線學習等“一鍵直達”網絡公共服務功能。通過整合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對接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江蘇省專利信息中心、知識產權出版社等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知識產權信息數據融合共享、服務模式自主便捷的一體化服務,逐步實現知識產權事項一網通。
線下
線下完善知識產權“一站式”窗口服務。設立“專利預審”“維權援助”“商標辦理”“行政司法”“專利運營”和“綜合服務”等6個線下服務窗口,聚焦“一站受理、集成服務”,擴展專利及商標申請、維權、運營等全門類服務,優化業務辦理流程,拓寬服務領域,打造面向全市乃至淮海經濟區的知識產權“一站式”公共服務窗口。
惠企服務有成效 營商環境更暖心
中國(徐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充分發揮綜合服務平臺優勢,為全市1425家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服務,已受理專利申請2000余件,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1222件,平均授權周期僅50天,大幅縮短了創新主體專利授權周期,有效破解了徐州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專利授權時間過長等瓶頸制約,為企業發展贏得了技術優勢。
同步推進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工作人員作為徐州市中級法院特邀調解員入駐江蘇微解紛平臺,協助處理156件案件,為加強徐州市知識產權保護、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筑牢基礎。
受理商標各項業務268件,接待窗口及電話咨詢1400人次,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各類市場主體就近辦理商標業務。
開展專利導航分析,形成2份工程機械等產業分析報告及5份企業專利分析報告,幫助企業深入了解其所處行業領域內的發展趨勢、競爭態勢和潛在風險,為企業發展提供發展和預警建議。
圍繞徐州工程機械制造業發展現狀,調研后形成《四方面問題影響工程機械制造業創新水平》分析報告,獲得徐州市領導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