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通關口岸則是經貿物流的重要節點,在當前國際貿易不確定性依然較多的形勢下,江蘇通過制度創新持續降低外貿企業流通成本,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助力外貿成績逆勢上揚。
【蘇州:創新試點助推企業發展 蘇州8月份外貿創歷史新高】
在落實國務院“放管服”要求、優化加工貿易監管的過程中,今年蘇州海關大力推進海關總署“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通過優化業務辦理手續、減免部分風險擔保、設立“自儲式VMI倉庫”等舉措,允許同一集團旗下不同子公司之間自主存放和自由流轉保稅貨物。蘇州吳中區的三洋能源(蘇州)有限公司是生產新能源電池的合資企業,也是“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的江蘇首批試點企業,F在企業保稅物料周轉時長從2-3天縮短為2個小時,一年可節省物流經費400萬元,盤活賬面流動資金近一個億。
蘇州海關駐吳中辦事處保稅監管科副科長劉婧喆說:“這一創新主要是幫助集團內部的企業統籌貨物的倉儲和運輸,起到一個壓低庫存、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作用。”
三洋能源(蘇州)有限公司物流部長陳露嘯說:“整體的資金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同時我們也可以設立一個更為彈性的生產機制,來滿足客戶和市場的整體要求。”
聚焦企業通關過程中的卡點堵點,今年南京海關持續推進制度創新,將一體化改革從通關環節擴大到審批、監管、物流等全領域,提升口岸通關效率。1-8月,江蘇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縮了53.8%、74.71%。
【連云港:連云港港正式開通墨西哥滾裝航線 年度車輛出口突破10萬臺】
在瞄準通關便利化、壓縮經營成本的同時,江蘇也積極打造鏈接全球的運輸大通道。前不久,滿載出口汽車的“尼加拉瓜快航”號滾裝船從連云港港啟航駛向墨西哥,標志著這條新航線正式開通。作為“一帶一路”海陸聯運的重要樞紐,目前連云港港已開辟至中東、非洲、歐洲等15條滾裝航線,出口貨物涵蓋大小客車、電動車等40余種工程機械,滾裝貨物出口年均增長150%以上。
連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東方港務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許賀說:“滾裝業務(車輛)出口突破了十萬臺,同比增長80%,穩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三,新增兩萬平方米場地,加快場地的周轉。抵港采用公路運輸變鐵海聯運,高效便捷地為客戶節約成本。”
今年以來省商務廳、南京海關等部門繼續深入開展“保主體促兩穩”行動,促進加工貿易規模提升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南京海關統計顯示,目前我省外貿總體發展勢頭良好,今年以來累計進出口、出口、進口三項指標已持續6個月創歷史同期最高。接下來我省將深入實施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聚焦“優化通關全鏈條全流程”“降低進出口環節費用”“提升口岸綜合服務能力”等5個方面,提升跨境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快推動形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口岸營商環境。預計到2025年,全省口岸外貿集裝箱運量超過1500萬標箱,比“十三五”末增長82.5%。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毛俊、亓晨 蘇州臺、連云港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