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淮網·徐州黃淮書畫院建院三周年書畫作品開展

中國黃淮網徐州12月20日訊 (采編/老藤 孫克攀 王民學 朱成凌 攝影/周越民) 19日上午10點,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市文廣新局、市文聯、中國黃淮網共同主辦,徐州美術館(藝術館)、徐州書畫院、市美協、市書協、徐州黃淮書畫院聯合承辦的“金秋當歌——中國黃淮網·徐州黃淮書畫院建院三周年書畫作品展”在湖北路徐州美術館(藝術館)隆重開展。徐州市政協副主席張愛軍、《人民日報 市場報》主編柴南等出了開幕式,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出席今天開幕式的來賓還有:CCTV《發現中國》欄目組制片主任房娟女士、安徽省文聯副主席方茂鴻先生、徐州市文聯副主席朱寶增先生、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副社長、徐州美術館館長鄭敏芝女士、中國黃淮網總編輯王艷女士等;中國新聞網徐州工作站、新華報業集團徐州辦事處、揚子晚報等十幾家新聞媒體,企業單位的負責人及本市百余名書畫家、業余書畫愛好者1000余人。

此次“金秋當歌——中國黃淮網·徐州黃淮書畫院建院三周年書畫作品展”系群體亮相,尹成、王承杰、華敬福、劉茂德、孫山平、李大義、李天池、李甘霖、張自昆、張清河、陳新民、胡玉才、溫新華等13位書畫家聯袂出彩,相得益彰,共推出了130余幅書畫佳作,以藝術的多樣性彰顯著生命的自由與奔放。
黃淮書畫院是依托于中國黃淮網而組建的群眾性書畫家團體。自2012年創建以來,始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以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為己任,不斷加強書畫院與國內外書畫藝術界和社會各界的友好交流,充分展示了書畫彭城的魅力和黃淮書畫院書畫家的實力,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促進社會和諧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僅僅經歷了三個春秋的歷練,書畫院的朋友們就以多元化的創作驚艷于黃淮大地。書有價,畫有價,惟友情無價——這是“黃淮書畫院”所有成員的交往信念;書道變,畫道變,惟審美不變——這是“黃淮書畫院”所有成員的藝術共識。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具有輝煌燦爛的文化藝術史。徐州作為具有楚風漢韻鮮明個性的詩、書、畫藝術,更是其文化藝術瑰寶中的奇葩,深得人們的喜愛,因之,千秋賡續,萬古承傳,經久不衰,并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陶冶人們的情操,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徐州黃淮書畫院創辦三年來,依托中國黃淮網的傳媒優勢,立足江蘇徐州,輻射黃淮地區,致力繁榮書畫創作、開展書畫理論研究,組織學術交流,編輯出版成果,推動書畫教育,培養書畫人才,不斷壯大書畫家隊伍。目前凝聚了蘇魯豫皖眾多名書畫名家,為宣傳、推介黃淮地區及國內知名書畫家及其優秀作品,加強與國內外書畫藝術界和社會各界的交流與合作,為藝術品更好地走向百姓、走向市場、走向國際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在書畫展出大廳,前來觀賞的徐州書畫名家和數百名業余書畫愛好者歡聚一堂,鎂光燈閃爍不停,他們駐足丹青前,品評書畫、廣敘友情,不少年輕人在鐘愛的大作前拍照留影,氣氛祥和溫馨,彰顯出人們對精神生活品質的渴求和對書畫藝術的贊賞。一對耄耋老夫婦領著孫輩,一邊觀賞,一邊對孫輩指指點點訴說著什么。一個眼鏡男對記者說,活動太好了,作品太精彩了,徐州的能人太多了。幾個外省的書畫愛好者贊譽徐州不僅城市美麗,有了藝術精品的點綴,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更是豐富多彩,給他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責任編輯:滕富生